首页 > 新闻 > 快讯  >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07-08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马波生 马刚 于成山 王颖生 王延军 王林强 王新伟 刘二刚 刘天宇 刘汝阳 刘德扬 江文湛 朱玉铎 邢庆仁 任惠中 张立柱 张永涛 张跃武 张建岗 何扬 何曦 李大庆 李长庚 杜滋龄 陈永锵 陈政明 陆学东 吴奇峰 周玉柱 周荣生 林容生 卓素铭 徐雪涛 赵宁安 赵建成 洪明道 胡洋 俞志华 贺荣敏 姚舜熙 贾广健 贾博鸿 袁武 袁锦标 聂鸥 唐元明 唐玉珍 郭石夫 萧宽 盖茂森 龚文桢 曹香滨 梁时民 梁占岩 崔晓东 谢志高 源远

刘汝阳
参展画家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刘汝阳,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人民日报神州画院画家,中国画学会理事,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40年出生于山东夏津地藏寺。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年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曾任现代美术编辑室主任,编辑《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等美术图书二百余种。入室师牛堂师从李可染先生学习山水画,1984年经李先生和刘继卣先生介绍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多次举办个人山水画展,经常参加美展及社会公益活动,获多种奖励。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等多种画册。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中外单位收藏。出版有《刘汝阳画集》、《学院派书系·刘汝阳》等画集。简历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典籍,艺术资料登录雅昌等艺术网。

作品欣赏
“笔落惊风雨”—— 刘汝阳画集序
文/孙美兰

70年代末,经十年浩劫而倍加志坚不移的可染先生发表了他晚年文献性系统画论《谈学山水画》,原名《与青年画家谈学山水画》。同时,慎重接纳“开门弟子”,此举背后,面临“文化断层”之危,迫切思虑“后继有人”。恰在此时,作为专职美编、中央美术学院65届毕业生的刘汝阳,既是默默领悟可染画论精要的虔诚学生;又有幸入室“师牛堂”,成为晚年可染最早一位“开门弟子”。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大足石窟 68x136cm 2010年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漓江图 90x180cm 2009年

美术编辑与攻山水画;就在外出工作的路途上,火车上,工余夜晚,风雨兼程、并行不悖地开始了。此时,真是“雨过天晴”,刘汝阳心里满载着阳光,从他那一幅幅充满喜悦之情、痛快淋漓的画面流洩出来。密林、幽径、村舍、窑洞、海岛,水乡,渔村……还有那黄河畔的石头屋…其中漓江,是汝阳最为钟情的山水景观。《漓江红》、《漓江雨后》、《漓江帆》(90—92),放手泼墨,水墨淋漓,极少的笔线,勾勒点垛,一任那些村舍、石阶、船帆……几乎浸没于漫瀚流动的水墨之间,这是刘汝阳早期意笔山水代表作,可见其作画审美感觉的灵动和才华。“他以豪迈而放肆的粗笔重墨,任意挥洒,拙中见趣……”,前辈画家、评家秦岭云将这些画比作一瓮新开的陈酒,烈香扑鼻……。十年的奔波、闯荡;写生、记忆画,画稿盈箧,“寓创于编”、编创相辅相长,刘汝阳以其个性从容洒脱的意笔山水初立画坛。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水乡雨 1990年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漓江,是桂林山水胜景王冠上的宝石。早在1964年,李可染名作《漓江天下景》一画题记中写道:“漓江由桂林经画山、兴坪至阳朔,长约百余里,千百奇峰,罗列两岸,江水清碧,澄沏见底,百舸争流,络绎不绝,世称天下景,实非虚夸。解放后,吾曾数次前往观览写生,兹凭记忆构成此图,以颂祖国河山壮丽”。汝阳深受可染师漓江图峻厚奇幻又壮丽宏大的审美造境所感染,新时期也曾多次前往漓江、阳朔观览写生,与当地曾接待可染师的青年画友结为知交,建立“采”与“炼”相辅相成的据点。90年代《漓江系列》就是他经历了反复“采矿”、“炼钢”过程——可染师名之为“采一炼十”,“百炼钢成为绕指柔”——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创作出来的……为后来的精品巨构《漓江图》铺垫了“杰作天成”之路。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高原人家 100x95cm 1998年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江帆竞发图 68x68cm 2000年

《漓江图》(2013)以画家个人审美感受所得即兴草图、小品画为基础,参悟前辈大师李可染笔下漓江山水的神奇多变;白雪石笔下漓江风光之清新秀丽,并借鉴同辈学长赵树松《玉簪罗带梦萦回》;傅以新《清漓牧歌》等佳作的诗意构想,融会己意,反复锤炼加工,完成一幅以东方古典诗美为主调的动人图画。画面全景式展开,构图紧紧把握纵深线;层层推进深透的奇峰。近景房舍、桥梁、船帆、水波……起伏节奏、回环呼应,如听一首轻音乐,引人悠然遐想……这里求索笔气郁秀,墨色淡净醇厚,特别是线条隐显,层层布列,纷披偃侧,各见条理,铁划银钩,大气磅礴。可谓意匠独运,取之于外,发自于内,形诸于己。横题唐人韩愈诗句云:“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此时此景此境,能不令人神驰叫绝!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漓江春色 68x68cm 2001年

《长城》系列、《古代石窟》系列,不仅彰显刘汝阳踏遍青山征途中,观察力的敏锐,情感的真挚强烈,同时对不同季节、不同时辰、不同角度的气象、景观,进行着有历史深度的把握和思考,赋予特定景观以相应的审美境界和灵魂,完成高层次意匠设计、艺术语言的表达。可染先生对“采”与“炼”的关系曾作过生动的比喻,要求学生从写生画稿中,选择几幅好的构图,像齐白石画虾,郑板桥画兰竹,反复锤炼,画到能“背”……山水画到最后,胸中丘壑,手底烟霞,白纸对青天……这是何等自如自由的创造性境界!可见“采一炼十”,不只是关系某种时间上的解释——如采一年炼十年;它该是一个持续的、千锤百炼的审美创造过程。刘汝阳《长城系列》,从2001年《长城风骨》算起,到2007年,连续完成《长城夕照》、《长城清秋》、《长城清晖》,再跃向精品巨构《长城新绿》(2014),既是艺术实践经过思维的飞跃,意境升华、艺术语言的纯化过程;也是审美认识与审美表达契合一致;个人风格与时代精神同行发展;相协熔铸的过程。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白云生处人家 68x68cm 2020年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长城新绿 68x68cm 2007年

《长城清晖》,创意性极强,其写实性意笔之下,孤轮寒月;光照冬雪,覆盖着古城垣,强烈黑白对比,块面组合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视觉新鲜感、奇异感冲击着我们审美思维和心灵,直到神经末梢。可染师曾谓:“拙为巧之极,奇为正之华,不识相反相成之理,不足与谈艺”——我看此清晖图式,乃是拙中巧极、奇中华正、颇为罕见之作,象征着我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精魂,综合体现着万千生命铸造成的钢铁意志、雄伟神姿!就其古拙又现代的形式感;庄严又恒久的精神内蕴;深邃的历史厚度来说,正恰恰暗合宾虹老终其一生看重并求索的“纯全内美”吧。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长城清晖 68x68cm 2007年

表现古老建筑和石窟艺术,对于汝阳似乎拥有一种特殊禀赋和不凡天分。《天台山道观》、《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大足石窟》一系列佛国巡礼作品同时完成于2001年,这已经够让我吃惊。此后第十个年头,又拿出横幅精品巨制《大足石窟图》、(2010年),将此类历史性人文景观引入山水画,创意颇浓,艺术锤炼之功进入高端、虚空、净化之境。云冈、麦积山等由古人之心手于天然山崖峭壁之上凿出佛国神迹,其千秋伟业,曾先后出现在李可染、郭味渠、吴作人等前辈大师的巡视、考察笔记中,如今这千百年前的楼阁殿宇、栈道回廊乃至神灵般塑像,带着斑驳的时光印痕,意外出现在山水图画之中,成为刘汝阳画笔下充满美之光明与历史回响的作品,不能不令人发生来自心灵深处的共鸣。

刘汝阳︱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分享:

    微信